泰文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泰国新闻 » 第二代泰国华人刘泽臣:“勤奋”伴我一生
 中新社太原5月10日电 (王燕君)“在我的记忆中,父亲和爷爷都是十分勤奋的人,因为他们一无所有,所以必须勤快,要白手起家。他们的‘勤奋’也影响了我一生。”10日,在山西进行访问的东盟国际贸易投资商会主席、第二代华人刘泽臣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

  76岁的刘泽臣穿着浅蓝色衬衣,打着红色条纹领带,对每名客人都保持着微笑,最常做的动作是泰国的“合十礼”,无论对谁。

  “父亲热爱中国,我从小便被送到泰国的华文学校,中文非常难学,但是现在回想起来,5年的艰难学习过程,让我变成一个勤快、勤奋的人。”

  在32岁的时候,由泰国的民众选举,刘泽臣正式迈入政界。从此,他便在政坛上活跃了30多年。刘泽臣说:“在泰国的政界,有一大部分华人,其中第三代和第四代的比较多”。

  “不同的是,相比于第三代和第四代,我们与中国的感情比较深。第二代华人是移居海外的中国人在国外所生的子女,他们往往在移居国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双重影响下长大。”在刘泽臣看来,第二代华人身上具有更多的吃苦精神。

  当刘泽臣成为东盟国际贸易投资商会的主席以后,最常做的事,便是去一一拜访东盟国家各个大使、尤其是中国大使,正是由于这样的“勤奋”,刘泽臣与这些大使们的关系非常好。

  “在中国驻泰国的大使馆里,一共有70多名工作人员,刘泽臣都认识,这对东盟、泰国与中国的合作与交流将会起到非常好的连接作用。”同在山西访问的泰国驻华使馆公使程瑞声告诉记者。

  在教育孩子问题上,刘泽臣秉承了父母对他的教育思想:“我把‘勤奋’、‘吃苦’这样的教育理念,用到我对儿子的教育上。”刘泽臣小儿子华文名字叫刘思源,意在“饮水思源,不忘根本”。

  26岁的刘思源现就读于云南大学,学习中文。刘泽臣说,希望他学成回到泰国以后,能成为中泰两国的桥梁。

  目前,刘泽臣还是泰国第二大城市纳空拉察锡玛府一家大型工业园的董事长,已有来自各个国家的112家工厂在这里设厂。

  刘泽臣在中国曾去过北京、重庆、浙江、广东、上海等地,但却是第一次来到山西。“只是遗憾这次时间太紧,没有机会去看一看山西丰富的旅游资源”,刘泽臣说。(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