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文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东盟新闻 » 东盟国家间的贸易政策演变及趋势(3)

攻坚与提升:东盟经济共同体阶段的贸易政策

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前,东盟以其发展良好的态势一直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热点,但金融风暴引发的经济波动,令东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也出现停滞。真正逐渐走出金融危机的影响是在2002年后,此时东盟继续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在建设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同时,也启动了经济共同体的建立。2002年11月,在第八届东盟首脑会议上,新加坡总理吴作栋提出将东盟建成“东盟经济共同体”(AEC)。2003年10月,在第九次东盟首脑会议上,通过了第二个《东盟国家协调一致宣言》,决定在2020年建成一个包括经济共同体、安全共同体与社会文化共同体的东盟共同体。2005年,第十一届东盟首脑会议上将实现的时间提早到2015年。2007年11月,东盟通过了《东盟共同经济体蓝图》,其中提到东盟经济共同体的目标是:创造一个拥有6亿人口的单一市场与生产基地,并在其框架下实现货物、服务、投资和技术工人自由流动,从而形成一个竞争力强的经济区,以平衡区域经济发展,与全球经济接轨。⑤

在东盟经济共同体的建设过程中,鉴于消除关税壁垒的任务已在东盟自由贸易区阶段得以完成,贸易政策上的措施转变为建立明确时间安排的工作计划,来消除非关税壁垒;对于一些高流通度的商品制定统一的产品合格标准和技术条例;在已实现一体化的部门,统一盟内各国相关条例和检验标准;设立协商机制和调解机制,维护商业贸易稳定良好运行;制定货物原产地证书和原产地证明规则。

目前,东盟经济共同体的建设已经进入最后阶段,东盟各国正加快推进经济一体化进程,并承诺在2015年底如期实现建成经济共同体的目标。2013年10月第23届东盟峰会发表的主席宣言称,东盟经济共同体蓝图所规定必须采取的措施已经完成279项,完成率达80%。尽管未完成部分只有20%,但都是关于减少非关税贸易壁垒、出台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制定标准要求、加强投资部门的法规融合和金融市场整合等方面的内容,而这些正是最艰难的部分。

变革与重塑:东盟贸易政策的未来走向

在国际贸易格局面临重塑,国际贸易新规则代替旧规则的背景下,东盟内部的贸易政策将不得不受到其他强大的区域贸易协定的影响。在亚太地区,影响最大的当属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经济战略伙伴关系协定(TPP)的贸易谈判。为了制衡TPP,东盟主导的RCEP也在推进中。未来东盟内部贸易政策的走向,将与国际大环境密切相关。

促进贸易自由化和投资无障碍化。东盟成员国之间虽然在贸易中间产品、产业内贸易方面形成了高度的集成特性,但是这与欧盟成员国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返回顶部